市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发展中心
一、我市石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世界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石化大国,石化产业的规模约占世界总量的40%,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石化产业营业收入12.3万亿元,占全国规模工业营业收入的11.6%;实现利润总额6683.7亿元,占全国规模工业利润总额的10.8%。具体到营口,截至2019年底,石化产业规上企业93户,占全市总规上企业的15%;规上企业产值实现258亿元,同比增长7%,占全市比重13%;工业增加值64.4亿元,增长17.5%,占全市比重12.1%;利税5.6亿元,占全市比重8.3%;利润12亿,占全市比重13%。我市石化产业主要指标在工业体系中的占比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无疑是营口经济的重要支柱。
这是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四基地一中心”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结果,也是全市石化行业持之以恒、共同努力的结果。多年来,营口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港口和交通优势,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一带一路”、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自贸试验区五大国家战略叠加的政策优势,中国(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等环境优势,蕴藏丰富的菱镁、硼等资源优势,依托仙人岛开发区、沿海产业基地、老边区、大石桥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发展区域,我市石化产业形成了以恒力集团营口康辉石化、中海油重交沥青、中海油天然气、辽宁海化石油化工、营创三征精细化工、向阳科化、福斯油品等骨干企业为支撑,以精细化工、化学原料、新材料、化工助剂制造为主要门类,以精炼石油产品、催化剂、抗氧剂、三聚氯氰、润滑油、工程塑料为主要产品,规模化、园区化、特色化的发展格局,具备了大发展、快发展的基础条件。
随着投资268亿元的中海石化、投资95亿元的中国城乡LNG接收站、投资50亿元的宝来集团环烷基重油加工基地、投资60亿元的向阳化工丙烷脱氢及其关联产业、投资31.8亿元的佳孚石化、投资30亿元的精细化工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入驻,我市石化产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迎来了新的机遇期。
特别是营口和盘锦石化产业一体化成为营盘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突破口,经验和做法得到省市政府的高度肯定,辽宁海化、中海石化、中海沥青、胜星石化等企业与盘锦宝来、盘锦浩业化工、中国兵器北方华锦等企业的合资合作加速推进,营口石化产业有望顺应环渤海地区经济大发展的战略需求,迈入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进一步增强石化产业在全市工业体系中的支柱地位。
二、营口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发展中心的重点工作情况
(一)持续提升营口石化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石化产业中心持续深化与高等院校、大型石化园区及上级相关部门即中国石化联合会及省石化协会等行业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扩大营口产业影响力,借助外力推动我市石化产业发展。中国石化联合会对营口发展予以高度关注,在2019年第一次将全国石化盛会(能效“领跑者”大会)落户营口以后,今年又吸纳沿海产业基地成为中国石化联合会会员单位。至此,包括石化产业中心、仙人岛开发区,我市有三家单位成为石化联合会活跃成员单位。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园区及产业发展论坛大会上,仙人岛开发区连续六年被评选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化工园区,并成功入选全国智慧化工园区示范试点单位,与此同时,我们还不断深化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关系,在与北京化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及辽大化工学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基础上,通过石化联合会拓展与全国重点化工院校关系,两次参加9+X全国重点化工院校年度科研成果转化发布会,收集整理最新科研成果发布给我市相关企业,助推域内企业技术升级。
(二)不断完善石化产业发展规划
石化产业中心成立后组织开展了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调研,统筹考虑各县区、园区、各企业发展实际,科学规划产业发展链条,引领各地区实现错位、补位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我市石化产业发展方向:着力推进仙人岛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发展区域做大做强;稳步推进沿海产业基地、大石桥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发展区域做精做细;逐步推进老边精细化工集聚区调整转移。
稳妥推进产业规划编制工作,咨询对接国内顶级规划院专家, 全方位进行资料收集整理,邀请中国石化联合会、中国石化规划院、中国化工经济发展中心、沈阳化工研究院等10余名专家来我市举办专家论证会。聘请辽宁石化设计院为我市编制完成了石化产业中长期(2020-2035年)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到“十四五”末,全市石化行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到2035年,全市石化行业实现产值2000亿元。
在做好行业中长期规划同时,我们还由一名副主任挂帅,抽调产业发展部等同志组成专班,积极配合市发改委做“十四五”规划材料收集与整理工作。已初步归纳总结整理“十四五”期间拟上项目71个,投资额总计1602亿元。
(三)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面对疫情防控新情况,我们千方百计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一是积极对接各县区、园区,落实相关项目,如配合仙人岛重点抓好向辉丙烷制丙烯项目手续办理。同时,沟通衔接宝来集团新项目在营落地,组成专班对接宝来集团,协助在营发展,配合沿海产业基地做好三征系列项目建设工作。二是积极推动域内老企业在本地增资扩股。在助推三征、向阳、鼎际得等分别在产业基地和仙人岛投资新项目后,正在配合产业基地对接风光化工,计划用地500亩左右投资10余亿元新上精细化工项目。三是接续联络老关系户。与北京首创集团保持热线沟通,该企业来营考察后表达了积极参与我市化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意向。四是疫情期间,积极开展线上招商,组织参加中国石化联合会等主办的线上招商活动4次,有效的接触了客商,推介了营口。五是积极请进来招商。如四月份邀请香港三久新能源总经理姜玉辉来我市洽谈新能源市场项目。六是走出去开展招商。由领导带队九月份组织参加了在广州召开的2020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发展峰会。十月分别到宁波、杭州、漳州参加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全国重点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交流对接会、中国化工园区与产业发展论坛并借此机会开展招商活动。目前,已初步拟定方案,于11月中上旬在福建古雷开发区召开化工行业专场招商会议。在石化产业中心及各园区共同努力下,全市石化产业项目持续落地。据统计,今年全市落实石化项目共计42个,其中续建19个,新建23个,总投资额为141亿元。
(四)强力推动石化企业健康发展
我们从服务入手,强力推动石化企业健康发展,一切为了企业,一切工作围绕企业发展,成为了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一是由党组成员分片包干,把机关同志分八个小组,每周安排1-2天深入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销售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尤其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们一方面完成市政府交办的对盖州区域开工企业疫情防控指导,另一方面还组织做好对石化行业企业的跟踪指导。二是组织十余名同志直接到仙人岛开发区,配合开发区管委会的日常管理及做好相关服务工作,真正做到零距离服务。三是对重点企业项目成立专班,实现保姆式服务,如DCC项目,宝来集团,我们都有专门队伍进行人跟人对接。四是积极推进石化行业供应链建设,仙人岛化工区委托北京大学技术团队制作的供应链服务平台已交付使用,正式运营。目前上线企业已达到35户,完成交易24笔,成交金额近亿元。
康辉石化、辽海化、中海沥青、向阳、三征、风光、鼎际得、东盛、福斯等一大批重点企业面对疫情迎难而上。到9月末,全市规上石化企业实现产值179亿元,同比增幅由一季度末-14.1%收窄为-2.4%;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由-12%提高到+9.6%;实现税收4.4亿元,同比增幅由-25.8%收窄为-1.27%;实现利润18.9亿元,同比增幅由-88.2%一跃提高到95.4%。预计到年末,全市石化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超越去年水平,可以乐观预见。
(五)不断提升科技服务水平
石化产业中心成立以来,针对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的需求,我们着力在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上下功夫。一是积极开办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讲堂,邀请北京化工大学及营口理工学院教授为企业授课,建立企业与教授之间的热线联系,便于专家及时破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目前,我们还与清华大学化工系取得联系,力邀清华专家教授来营,为营口石化产业发展助力。二是积极联系沟通各路专家英豪,建立专家工作站,已汇集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专家20余名,保证企业随时可与专家对接讨教。三是积极推进专利进企业。组织企业参加每年一度全国重点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对接会议,两年收集相关科研成果五十余个,通过门户网站介绍给企业。我们还定期向企业发布专利成果,目前已发布15期涉及石化生产工艺、安全、环保等方面共325条科研成果。积极构建“产、学、研”一体的创新发展环境。
(六)加速推进营盘石化产业区域合作
2018年《关于推进营盘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以来,石化产业率先发力,按照 “错位布局、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战略构想和“规模化、集约化、高端化”的发展思路,有力推动了营盘石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有效落实,取得了重要突破。
盘锦宝来集团致力于利用营口港口优势和产业基础,实现优势互补取得更大发展。与中海石化700万吨/年DCC项目合作,在持续推进。已经成功收购辽宁海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控股中海沥青(营口)有限公司。与此同时,宝来集团以中海沥青为依托,利用中海油国企优势、资源优势进行环烷基特种润滑油深加工装置及低硫船用燃料生产装置建设。目前,宝来集团投资33亿元高端润滑油和低硫船用燃料项目及投资6亿元的罐区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同时,华锦集团计划在营投资6亿元建设原油罐区。化工物流贸易产业的辐射带动效应被陆续激活,为港前经济的集聚和营盘石化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盘锦宝来、盘锦浩业化工、中国兵器北方华锦与我市相关企业合资合作正在加速推进,营口石化产业有望顺应环渤海地区各大发展的战略需求,逐步转型升级,质量将进入快发展的新阶段。
三.下步发展思路
一是立足产业基础和优势,优化提升精细化工产业,培育壮大化工新材料产业。要做优做强聚烯烃催化剂、抗氧剂、高档涂料、环保型胶黏剂、农药及农药中间体、新型肥料、饲料添加剂等精细化工产业细分领域产品的国际市场地位和市场引领能力。促进营口市新材料产业向高、精、尖方向转型,培育引进行业领军企业和名牌产品,提升化工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要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通过多渠道保障供给能力来“稳链”,通过创新提升核心实力来“补链、强链”,通过上下游产业链的对接和协同来“延链”,奠定我市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二是加速构建环渤海“蓝色海洋化工经济带”新格局。营口处在辽宁沿海经济带 “大连—营口—盘锦”发展主轴上的中心,战略位置突出,地缘联动效应明显,有着“资源先享”优势,特别是30万吨原油码头更是建设大型石化项目不可替代的基础条件,既可以承接大连长兴岛、盘锦辽东湾等上游资源,也可以依托港口面向国际市场进口原料,为营口石化产业提供丰富来源。我们在深入推进营盘石化产业一体化战略的基础之上,支持企业开展对外合资合作,鼓励石化产业跨区域资源整合,形成“多元化”的工艺路线和“差异化”的产品结构,构建上、中、下游石化产业链体系,带动形成连片式发展。
三是以园区智慧化、标准化建设引领产业高端发展。充分利用仙人岛化工区做为全国智慧化试点园区有利契机,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园、精细化工产业园等重点园区的智慧化、标准化建设。按照“六个一体化”理念,推进北京大学石化产业供应链、南京大学环保安监消防综合管控网络、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科技创新成果孵化基地等功能性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将统一管理和数字化手段紧密结合把园区的产业硬实力和服务软实力发挥到极致。
四是在一体化高效服务上争取新突破。营口已经成为全国最具投资价值的城市之一,优越的营商环境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纷至沓来,石化中心将继续把服务好、扶持好企业发展作为核心任务,推出更高水平、更高效、更贴心的服务,创造比别人更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大力激发企业家干大事、创大业的激情,千方百计解决好企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让营口真正成为创业创新的理想家园,全力以赴和县区园区一道大招商、招大商,招科技创新型项目。
五是持续扩大港口的开发开放。利用港口整合有利契机,加强与辽港集团等企业的对接合作,统筹推进港口设施和特色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促进港口、产业、城市深度融合,努力推动营盘石化产业区纳入大连长兴岛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拓展区,形成承载项目增容和产业转移的“磁场”和“引擎”。 助推营口成为影响全国石化产业格局的新高地,助力营口港成为面向世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新枢纽。
总之,市石化中心将继续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凝神聚力,拼搏进取、狠抓落实,充分发挥石化基地在营口经济发展中的引擎作用,全力打造千亿元产值的石化产业集群,不断开创全市石化产业发展新局面,为营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