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目前全球疫情仍然形势严峻,请问,国际航行船舶抵达营口港如果有更换船员需求,需要向营口海事局申报哪些手续?能介绍一下具体的流程么?
答:好的,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当前,境外国家新冠肺炎疫情强势反弹,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海上防输入任务艰巨。营口海事局作为水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积极配合营口市政府常态化联防联控机制,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执行《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国际航行船舶入境管控操作指引》,依法、依规、依职责,落实好海港通道疫情输入防控各项工作。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共同为船舶船员换班提供保障服务。
国际航行船舶中国籍船员换班的具体程序是这样,国际航行船舶在靠泊48小时之前需向营口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上报:船舶名称、在船船员健康信息、离开上一港口日期和港口名称、抵港时间、靠泊计划时间、离泊计划时间。船舶靠好码头后,船舶代理通过单一窗口进行国际航行船舶进口岸手续申报。当有船员更换需求时,需向海事、海关、移民管理部门提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船员换班离船计划》、《船员船上隔离健康记录登记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船员换班上船计划》、《换班上船船员健康记录登记表》。经三家口岸单位审核通过后,由海关将汇总意见后报市防控指挥部审批,审批后换班即可进行。批准换班后,船公司、换班船员还应积极配合海关、卫生部门做好核酸检测、闭环转运、集中隔离等相关防疫措施。
问题二:“非接触式”规费征管新模式实施以来,取得了哪些实际效果?
答: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下面,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非接触式”规费征管新模式实施以来,实现了“五项业务转变”。
(一)申报缴费从“线下”向“线上”转变。全程线上操作,减少中间环节,合并重复申报,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业务办理由原现场半天办结到现在十分钟“掌上”办结,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尤其在目前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有效避免了人员接触。实施线上申报缴费以来,已有企业3000余家在平台注册,为20000余艘次船舶办理了线上规费业务,日均为企业减少重复数据申报30余次,单船业务节省往返现场2至3次,真正用“网路”替代了“马路”
(二)货物放行时长从“1”到“0”转变。通过将缴费关口前置,在签订港口作业合同前即完成了线上规费预缴、审核工作,货物先放行后结算,不再增加审核环节,减少滞留时间,提高通关放行效率,实现从原平均每船货物一天的审批放行时长到现在归“零”的突破。
(三)代收单位管理从“粗放化”向“集约化”转变。内贸货物港口建设费代收单位由七家变一家,解决了管理成本高,征收风险大的代收隐患,通过优化升级,精准管理,压缩了检查成本,提升了服务质量。
(四)海事监管从“传统化”向“信用化”转变。提高海事监管效能,把有限的监管资源向失信企业和高风险企业倾斜,改变传统平均用力的监管模式,提高监管的精准性、有效性;同时通过与港口、上下游海事机构等多部门合作,协同监管,整体发力,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五)规费稽查从“简单化”向“复合化”转变。通过与港口、理货等开展战略合作,既丰富了电子稽查渠道,保障费收及时准确,又对缴费人自主足额缴费起到了督促和促进作用。
下一步,营口海事局将不断完善相关配套管理制度,拓宽业务应用领域,深挖平台功能,丰富信息化征管方式,扩大“互联网+监管”范围,完善以企业信誉等级管理为抓手的事中事后监管模式,坚决将国家“放管服”改革要求及部海事局“非接触式”海事执法要求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