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强弱项 补短板 市属国企以改革三年行动赋能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

发布时间:2022-11-18

【字号:

分享:

营口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  李金玲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当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经进入锚定收官、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国资委认真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各项部署要求,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扎实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按期完成既定目标,省国资委对我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成情况给予了通报表扬。在确保圆满实现进度目标的基础上,各市属企业聚焦高质量收官这一更高目标和要求,进一步提高站位、提升标准,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在精准推进上出实招、在精准发力上下功夫、在精准落地上求实效,坚决打好打赢三年行动收官战。

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成情况

(一)压实改革责任,确保完成“军令状”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专项工作,市委深改会对改革全过程进行督导,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深改会、政府常务会、全市国企改革工作会议,研究制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纳入全市重点工作,将三年行动方案中八个方面29项重点任务细化为107条具体措施,逐项分解到各责任部门和各企业。市国资委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纳入市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指标,按照改革的任务表,坚决扛起深化国企改革这一重大政治责任。强化责任传导机制,逐级压实责任,加大对基层单位的指导督促,做到“一竿子扎到底”,坚决完成立下的“军令状”。截至6月底,除长期推进的措施外,其余指标全部按期完成。

(二)完善推进机制,形成工作“全闭环”

市国资委全面加强过程管控,从企业方案制订到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工作推进、督促指导、考核评价、督查督办、效果评估、复合验收等全周期闭环,建立“周报告、月调度、半年评估、年度考核、动态督查”机制,通过对市属企业三年行动成效进行“自评、互评、复核”三轮评估,将评估结果排名通报,以评促改,列出短板弱项,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提升改革任务“穿透力”,确保改革工作完成实效。

(三)聚焦提升质量,深化改革“显成效”

一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市属企业全部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均已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全部制定了党委(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建立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机制,实现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规范了“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划分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落实了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企业集团和子企业全部实现经理层的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革工作全面完成。

二是市场化经营机制逐步建立。全面开展“三项制度”改革,精简压缩管理层级和职能部门,建立科学合理的选拔任用机制,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着力培养国企后备人才,建立国资系统人才库,共计入库187人;建立与市场紧密接轨的劳动用工机制,搭建公开招聘统一平台。同时,实施差异化考核,将“两利四率”、“两金压降”、现金流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和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分类施策,特别是建立健全体现岗位价值和业绩导向的员工薪酬体系,对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薪酬实行工资总额单列。

三是国资监管水平明显提升。制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三重一大”定量备案清单》等规范性文件,9户企业集团共确定备案清单事项454个;“三年行动”期间共出台相关文件41件,制定了《营口市国资委出资人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实行动态调整,出台《营口市市属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进一步约束企业规范经营和投资行为。搭建“营口市属国企阳光采购租赁平台”,对采购2万元以上项目在平台主动公开,确保阳光操作、规范运行。同时,建立包含财务数据实时抓取、大额资金动态监管等多个“数字国资”应用模块的“营口市国资监管信息平台”,国资监管能效显著提升。

四是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围绕国清书记关于国企改革的“七个导向”要求,制定了《营口市国资系统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十四五”规划》。加速整合市属企业优势资源,出台了《营口市市属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实施方案》,规划由之前的9个企业集团,先期打造形成1户资本投资公司、1户资本运营公司和3户公益类企业的“1+1+3”框架体系,未来形成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1+1”新格局。同时,通过聚焦精干主业、优化布局结构调整,通过合并、注销、破产、重整等方式,“一企一策”扎实推进国有企业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促进企业加强管理、提质增效,对63户非主业及低效无效对外投资进行了清理。

五是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各企业集团党组织全部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作为第一议题,采取多种方式学习宣讲,全面建立跟踪督办制度,进一步落实国有企业党委“三议一报告一执行”决策机制。全面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心、走实。细化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指标,优化考核手段,全面开展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围绕国企改革的工作要求,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内容,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长效机制,标本兼治。前期通过开展市属企业三年行动评估和督导整改,对重点任务做了进一步夯实。下一步,将继续开展重点任务专项评估,做到逐户筛查、层层压实,确保改革任务无死角,突出在“管长远”上下功夫,注重从“促根本”上下力气,着力健全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体制,形成长效机制,强化运用推广,把改革重要举措和经验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形成经得起检验的改革成果,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实施多措并举,务求实效。加强对深化改革和整改工作的统筹谋划,压紧压实整改责任,实行激励约束机制,将整改情况与企业业绩、个人绩效考核挂钩,对整改不力的严肃问责,坚决杜绝“数字整改”、“纸面改革”。巩固整改成效,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有效防控风险,提升企业整体运行水平。

三是构建监管大格局,合力攻坚。树立全市国资“一盘棋”思维。落实省委巡视整改意见,市国资委将进一步指导各县区制定国企改革实施方案,推动县区经营性国有资产全部实现集中统一监管,凝聚起全市国资监管系统的合力,共同推动全市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国资委将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助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