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营口市交通运输局采取专题座谈、日常检查等方式对《关于印发营口市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职责规定的通知》认真开展了实施效果评价,对政策评价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实际适时转化为调整政策制定的措施。
一、交通运输行业企业现状
1.行业企业现状
目前,市交通运输局辖区范围内共有货运企业1190户,正常运营动力车辆8722台,其中实际拥有5台动力车的危货企业150户,正常运营动力危货车辆6002台,普货企业864户,正常运营动力车辆2098台,专用运输企业176户,正常运营动力车辆622台;共有道路客运企业30家,其中班车客运14家,包车客运20家,共有营运车辆821辆,其中班车客运车辆526辆,包车客运车辆295辆;共有城市公交企业15家,公交车辆1136辆,其中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1071辆,占比94%,目前建制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到100%;共有巡游出租汽车企业18家,巡游出租汽车5052台,全部正常营运,从业人员7996人;共有合规网约车平台4家,取得合法营运资质的网约车177台,从业人员189人;共有机动车维修备案企业95家,其中一类维修企业7家,二类维修企业16家,三类维修企业72家;共有驾校51家(市直7家、鲅鱼圈区10家、老边区13家、盖州市5家、大石桥市16家),其中一级驾校4家,二级驾校4家,三级驾校43家,教练员1781人,教练车1640台,教学区域80处,理论教室148个,车辆计时终端873台。
2.路域管理现状
高速公路营口管段所辖收费站13个,服务区3个,共管辖四条线路,分别为沈海高速公路(G15)沈大段、丹锡高速公路(G16)盘营段、柰营高速(G45)营口段、庄盖高速公路(S19)盖州段,主线总长度208.664公里,总里程(含匝道、连接线)共227.789公里,桥梁707座,桥梁总里程45272.03米,隧道5组,隧道总里程10893.73米。
营口地区管辖国省干线公路共11条、共计757.77公里里程,呈6纵5横的分布,其中,国道4条,分别为G202黑大线、G228丹东线、G229饶盖线、G305庄西线,共353.731公里;省道7条,分别为S101沈营线、S211盖普线、S212盖亮线、S309青营线、S311鸡高线、S312岫水线、S315塔营线,共404.039公里。
二、针对现状及工作职责采取的措施
1.联合公安部门开展“打非治违”工作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道路运输市场“打非治违”百日整治行动以来,定期组织召开由市公安局经保大队、刑侦大队、巡特警大队、柳树镇派出所等警种负责人以及老边区交通运输局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现场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严格落实责任。为更有效地严厉打击私家车、“克隆车”、非法网约车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等违法行为,执法人员坚持轮休制,采取定点蹲守和轮流值守的方式,加大巡查的频次和密度,集中查处网约车巡游喊客、违规接单的行为,特别是对群众举报的非法网约车,确保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开展执法工作,保证群众举报一起查处一起,形成了高压态势,对违法经营行为起到了有效的震慑作用。
2.规范行政审批,深化流程再造
将道路运输车辆更新、道路运输班线终止等5项承诺事项改为即办件,当场受理即时办结,约占全事项的98%。对行政许可所需的申请材料实行清单式管理,最大限度精简申报材料。2023年至今共办理1家新增客运企业经营许可业务,1家扩大经营范围,延续许可2家。
3.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增强企业安全生产意识
一是通过集中召开培训会议、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开展网上培训及通过微信工作群及时转发相关文件通知、事故案例等方式,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增强企业安全生产意识。累计全年召开会议三次,组织开展网上培训2次,转发文件通知200余项,发布各类紧急通知40余次,积极履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职责。二是积极推进交通运输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考核工作,并对未通过“两类人员”考核的企业开展集中约谈。三是组织开展覆盖主城区全体出租汽车从业人员的“出租汽车行业文明服务及安全生产”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辽宁省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巡游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营口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出租汽车驾驶员安全驾驶、社会责任、职业道德、文明服务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引导广大驾驶员遵纪守法、文明服务。
4.加强日常安全督查检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根据年初制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按照局安全生产工作安排,突出春节、两会、五一及端午节等重点时段,结合两客一危第三方机构督查指导、危货企业安全生产评估工作、企业许可换发及延续工作、燃气整治及重大事故隐患排查等工作,采取专家现场指导、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检查等检查方式,全面排查企业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在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问题要求被检企业限期整改,在整改过程中制定可行措施,确保整改措施要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落实到位,严格按照隐患问题整改验收程序形成闭环,切实解决隐患问题,进一步提高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年初至今,累计检查道路运输企业218户次,排查及治理涉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未及时修订、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需进一步完善等隐患问题1100余项。
5.开展营运车辆监管工作
在日常管理中,以出租汽车车辆年审外观核查工作为依托,分批次对主城区出租汽车“七统一”配备情况、计价器及气瓶年审情况进行查验,对驾驶员必会的营口市各大旅游景点、名胜古迹、自然情况等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抽查,确保出租汽车设施设备完好、运行安全、文明服务到位。执法人员通过面对面、一对一的监督检查与宣传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广大出租汽车从业人员“创城”须知、文明服务、守法经营、安全驾驶、疫情防护等方面进行了再宣传、再教育,从而更深刻的掌握了出租汽车行业文明城市创建要求。
6.督促企业开展应急演练,增强行业应急处置能力
要求企业在每年7月份、12月份之前组织开展两次应急演练,同时将演练脚本(方案)、演练记录、演练光盘及评估报告报送行管部门进行形式审查并存档备查。截至目前已收取上半年应急演练150份,部分企业应急演练材料存在一定问题,已结合日常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予以指导。
7.依法严厉处罚违法行为,督促工作措施有效落实
年初以来,共办理从业人员诚信考核人数46448人,其中巡游网约车12342人,客运15556人,危险品驾驶员6234人,货运5766人,押运员6550人。出租汽车背景核查共3605人,全部合格;继续教育人数12342人。对违反《道路运输驾驶员诚信考核办法》的驾驶员及押运员予以诚信考核扣分处理依据。全年累计处罚涉及动态监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企业10户次,罚款1.5万元,处罚为规范填写使用电子运单企业2户次,罚款0.4万元,对102名驾驶员及押运员予以信誉考核扣分处理。
8.开展出租汽车创城点位常态化检查工作
今年以来,针对今年创城工作中出租汽车点位必检项进行整治,在车辆醒目位置张贴“出租汽车行业规范”及创城宣传标语,确保出租汽车点位必检项不丢分。同时,继续延续创城常态化检查工作机制,每月开展出租汽车行业的专项整治工作,在主城区设置10个重点区域检查组,分别对出租汽车行业创城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及宣传引导。在常态化创城检查工作中,重点对出租汽车营运标识“七统一”、规范运营等方面开展检查。截至11月,在常态化检查工作中,全队共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执法车辆500余台次,检查车辆7000余台次,发现问题车辆687台,现场整改车辆592台,查扣证照61个。
9.规范营口东站出租汽车营运秩序
下发《营口市客运出租汽车行业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稽查人员坚持每天早8点到晚10点在岗,对营口东站出租汽车违规经营行为进行整治,执法队稽查人员严防死守,整治查处非法“掏客”、拒载车辆100余台次。
10.进一步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产业发展,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
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充分释放农村消费潜力,逐步提高农村物流网络节点覆盖率,与邮政、农贸、供销等部门开展深度合作,2021年建立6个集客运、邮政为一体的邮政便民服务站。同时配合市农业农村局开展公路客运站扶贫农产品展示展销行动,通过设置专馆、专柜、专区、展销中心等方式,为扶贫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展销产品提供场所及必要设施。
积极引导农村客运班线进行公交化改造,大力推进农村客运线路优化整合升级。同时,为切实提高农村百姓出行服务质量,各县区行管部门也深入一线组织农村出行群体进行调查问卷,充分了解百姓的出行需求,对百姓反映集中的难点、痛点问题进行梳理,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42条线路公交化改造。
11.全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开发以公交为主业的创收渠道
为贯彻落实《班车客运定制服务操作指南》,深化改革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盘活公路客运市场,充分发挥道路客运“门到门”“点到点”优势,鼓励班车客运企业开展班车客运定制服务,按照旅客需求灵活确定发车时间、上下旅客地点并提供运输服务的班车客运运营方式。目前,我市已开通定制客运线路3条。
城市公交在线路设计上既聚焦保证市民工作生活的基本出行,也注重与文化旅游业相结合,利用文化旅游产业带动客流增长。现有近80%的公交线路途经我市主要的景区景点,在节假日实行线路延伸以及“周末直通车”方式,实行“点到点”的服务,方便市民近途旅游,提高市民旅游兴趣,取得了良好效果。
12.按计划开展路域整治,维护公路环境整洁
营口市交通运输局先后开展了春季路域环境整治、路域环境净化整治和高立柱广告牌整治工作,重点清理各类涉路违法、违规行为,整治村屯路段脏乱差现象,整治高立柱广告牌闲置、版面破损、柱体腐蚀等现象,保护公路运行安全。此外,每月制定检查计划,分别对西海、熊岳、辽河、万福服务区运营秩序管理、重点部位消防安全、危化品车辆按位停放等方面进行检查。在“春运”“汛期”“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对服务区、收费站开展专项检查。同时,按照《辽宁省国省干线公路路政巡查管理规定》要求,每天对营口地区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用地、高速公路附属设施、高速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依法实施涉路工程行政许可的作业现场及养护施工作业现场进行路政巡查。
13.多样化执法助力路面治超执法,全力减少道路运输安全隐患
采取路警联合路面治超执法、固定超限检测站监管和非现场执法等多种形式,认真制定流动治超工作计划,扎实开展计划外不定时、不定点联合执法,合力打击超限超载运输违法运输行为,尽最大努力减除道路运输安全隐患。
三、针对现状及工作职责采取的措施的效果评估
1.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一是督促道路运输行业企业积极参加“两类人员”考核。截至目前,我市道路运输企业通过“两类人员”考试的共2131人次,其中通过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考试的为920人次,通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的为1211人次。
二是组织培训教育出租汽车驾驶员。今年先后4次组织2023年因违规被处罚的出租汽车驾驶员共计113人参加培训,对这些违规驾驶员从行业规定、文明须知等方面进行再教育、再培训,有效地提高违规从业人员对其错误行为的认识,使他们举一反三、吸取教训、警钟长鸣。同时对我市主城区2377台出租汽车3000余名注册驾驶员开展文明服务及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并进行考核,共举办集中培训10天,主城区共计3152名出租汽车驾驶员参加了培训。
三是督促行业企业严格落实动态监控制度,按规定配备配齐动态监控人员并对监控人员进行培训,落实动态监控台账,目前取得一定的效果,动态监控数据比年初提高很多,电子运单覆盖率也逐步增长。
2.道路运输行业“打非治违”百日联合专项整治行动
截至目前开展常态化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2381人次、执法车辆543台次,检查车辆7094台次,发现问题车辆1103台,现场整改车辆1041台,责令限期整改62台,查扣证件23个,查处拒载、拼客、绕路、不按计价器收费、非法营运等违法违规行为161起,其中营口东站等重点区域现场执法检查处理69起,从业人员未注册9起,处理12345投诉件24起,查扣非法营运车辆13台,有效改善了道路运输市场经营秩序,保障了经营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3.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审批流程
通过建立标准化的审批流程、使用电子审批系统、简化审批流程等方式,可以极大地减少审批时间,提高办事效率、行政管理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还可以减少审批时间和审批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人力成本。目前审批事项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缩50%以上。
4.路域环境检查巡查治理
截至目前,按计划已开展流动治超执法600余次,各类专项整治行动300余次,累计出动路警执法人员15392人次,执法车辆3850台次,检测认定超限超载运输车辆2014台次,卸载分装货物67504.1吨,有效打击了超限超载运输违法行为,维护了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和通行安全。通过日常监管、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管理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及时发现、制止、纠正和查处各种公路路政违法行为,有效排查公路安全隐患,有效保护高速公路、公路用地、公路附属设施安全,并保持对高速公路相关企业运营秩序的监管,遇到车流高峰期、恶劣天气时,收费站、服务区运行通畅、有序,安全生产工作不留死角,切实保障了营口地区公路道路安全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