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州市、大石桥市教育局,营口市教师进修学院,各普通高中:
为深入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 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教基〔2021〕8号)《辽宁省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2022-2025年)》(辽教发〔2022〕 14号)和《 营口市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年)》(营教发〔2022〕 30号)要求,推动全市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整体提升县域普通高中(以下简称“县中”)办学水平,切实发挥县中在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中的服务保障作用,现就进一步加强县中建设提出如下要求,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明确建设内容
(一)明确办学方向。学校党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领导学校工作。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县域教育实际,构建“五育并举”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依托自身的文化底蕴与发展优势,充分利用农业农村资源,培育学校特色文化,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创新特色培养模式,探索特色教学方式,加强特色队伍建设,健全特色评价体系,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二)规范招生行为。全面落实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同步招生和属地招生政策,确保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如期全面实现属地招生和公民同招。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指标到校招生办法,规范特殊类型招生,防止县中生源流失,维护良好教育生态。充分发挥优质特色普通高中优势,根据实际扩大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优 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控制大规模学校,巩固大班额治理成果。
(三)强化管理机制。校长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依法制定学校章程、发展规划和各项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安全责任。严格执行普通高中课程 方案和课程标准,制订学校课程实施规划,建立和完善选课走班 教学管理机制,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
(四)优化教学方式。创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注重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创建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教育资源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五)加强队伍建设。书记、正副校长均具有高级职称,按规定参加岗位培训。优化教师结构,配齐各学科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建立健全教 师培训制度,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支持教师参加专业培训,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重点做好校本研修工作。
(六)指导学生发展。建立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制定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多途径、多举措开展德育工作。按国家要求配齐心理健康教师和设施设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建立“一生一案”的心理成长档案。结合县域特色定期组织学生参加职业体验活动和社会实践活 动,提升学生职业发展意识与能力。制定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实施细则,将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作为评价主要内容,突出学生个性特点和主要事迹。
二、强化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盖州市、大石桥市要高度重视县中发展提升工作, 压实主体责任,认真研究制定本地县中发展提升计划,把县中发展提升工作作为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城镇建设的重大举措,推进县中优质特色发展。
(二)强化经费保障。盖州市、大石桥市要进一步加大县中教育投入力度,将生均公用经费按期足额拨付到校,全面改善县中办学条件,积极营造和谐育人环境。学校各项收费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范围、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及时公开经费使用情况。
(三)大力开展帮扶。市教育局统筹指导县中托管帮扶工作。原则上,每所城区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至少帮扶1所县中。帮扶工作要以薄弱县中为重点,通过联合办学、对口支援等方式,推进城区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帮扶县中发展,促进县中办学水平整体提升。
(四)注重督导检查。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将建立县中发展提升情况跟踪督导机制,开展县中发展提升专项督导,将其作为评价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内容。对督导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强化问责。
(五)广泛开展培训。进一步加强县中校长全员培训、骨干 教师专题培训和县中教师全员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校长办学治校 能力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市教师进修学院要深入县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县中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与指导,提升县中教师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