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 马恩博
各位记者朋友:
上午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在提高管理精细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上下更大功夫。
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化、智能化程度和便民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推动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推进民生领域“放管服”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营口市医保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就医和医保需求,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系统,搭建了医保服务的统一门户,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全力打造“智慧医保”,积极构建多层次的医保便民服务体系,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为参保群众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医保服务。
一、“智慧医保”助力医保信息化发展,信息平台结算效率提升3-5倍
营口市医保局负责建设的医保信息平台(营口)上线运行,平台功能强大、安全可靠、运行平稳高效。该平台接入了全国统一医保的通用平台,贯彻了全国统一的医保业务信息编码,形成了全国医保的通用语言,实现了全国医保的通用功能,并与全国40万个指定医疗单位和40万家指定药店成功对接。平台共有14个功能值,系统结算的平均响应时间是0.8秒,结算效率平均提高3-5倍,全市接入1500多家定点医药机构,覆盖全市190多万的参保人。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在线运行的系统与原来的医保信息系统相比,运行速度和性能大大提高。
二、从“刷卡”到“扫码”再到“刷脸”,不断创新医保智能化结算方式
营口市医保局积极推行社保卡与“医保码”的卡码并行,推进医保、医疗无缝衔接,推动“医保码”在就医购药场景全流程应用,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就医购药体验感,有效提高了医保服务的温度。截至目前,营口市医保局通过扎实细致的宣传动员和组织推动工作,在全地区98.33%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和99.67%的药店,已经开通了“医保码”结算功能;全市参保人口中有167.64万人开通了“医保码”,占参保人数的87.45%,在全省各市中名列前茅,今年以来“医保码”结算累计超过409.08万笔。
今年9月份,营口市医保局、市医保中心立足于持续推进医保服务数字化转型,全力打造以“医保码”为核心的智慧医保服务体系,积极争取省医保局和第三方机构的支持配合,成功上线医保“刷脸付”功能,目前已在4家定点医疗机构、289家定点医药机构推广应用,营口医保支付正式进入“刷脸”时代。参保人员在本人到这些定点医院和药店进行医保就医购药的情况下,无需携带实体医保卡、无需填写信息、无需手机操作、无需输入密码,只需通过人脸识别即可完成支付,节省了参保人的时间和精力。
三、聚焦群众就医和医保需求,实现“互联网+医保”服务内容更加丰富
今年以来,营口市医保局组织市医保中心和相关软件服务厂商,积极推动医保便民服务创新和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医保服务事项的“网上办、掌上办、身边办、无感办”,切实提高了服务水平,医保便民服务更加创新。
“网上办”。密切沟通各软件开发公司和运维单位,深挖工作潜力,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切实保障数据安全,加快推进医保平台各业务子系统全面深化落地应用。在营口市政务服务网完成上线24个医保网办事项,组织企事业单位进行普遍应用,全程网办事项比率达到90%;开发建设微信小程序,增加慢性病鉴定工作线上办理途径,申报门诊慢性病的参保人员,可在申报时间内通过手机微信小程序搜索“营口医保门诊慢特病”,进行实名认证,按要求上传申报材料。今年以来,共有6651名患者通过小程序申报慢性病鉴定并成功享受相应待遇。
“掌上办”。开发建立“营口市医疗保障局智慧医保微信公众号”,设立网上服务大厅,开设“我要办”“我要查”等多个栏目,参保人利用手机可实现业务办理类11项、公共查询类6项、个人业务查询类15项。目前该公众号关注人数有19.6万人,查询和办理事项人数达77683人次。在营口市中心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推广医保移动支付功能,参保人通过在线身份认证,可在手机上预约挂号、缴费,真正实现了把医保缴费窗口“搬进”手机里,挂号缴费全程无接触、零排队。医保移动支付为逐步实现“互联网+医疗服务”,包括线上购药、处方流转、配药结算等线上服务提供有力支撑,有效破解患者就诊服务流程长、检查缴费重复排队时间长、就医购药体验差等问题,为群众就诊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全新体验。今年以来,共有营口参保人本地就医10.5万人次通过移动支付完成预约挂号和缴费。
“身边办”。我们按照“能放必放、应放尽放”的原则,将与基层群众关系最密切的高频办理事项下沉,打造“10分钟便民服务圈”,使群众需求与政府服务实现无缝对接。开发建设定点医药机构终端服务平台,在营口市中心医院等16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福聚和大药房、博爱大药房、广福堂大药房等全地区200多家连锁药房建设医保服务站,将参保登记征缴、信息查询及变更、异地就医备案、零星报销帮办代办等20个医保政务服务事项下放到医保服务站,推进医保便民服务由“大厅办”向“家门口办”转换。还将参保、查询等医保事项下放至相关银行网点等机构,实现医保业务“就近办”“顺路办”。目前,已有14825名群众在医保服务站办理业务88050笔。
“无感办”。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增加,异地就医需求随之增加,异地就医办理便捷度也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医保部门不断优化简化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服务,在常规线上异地就医快速备案的基础上推出了手机自助备案,实现了免材料、即时开通、即时享受的全自助备案服务。今年以来,营口市医保局还新增四类省内异地就医自动备案“免申即享”模式,实现临时外出就医人员、省内异地职工生育人员、符合异地急诊抢救条件人员、省内异地参保大学生四类人群省内就医自动备案“免申即享”。上述四类参保人员在异地联网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住院时,免材料、免申请、免备案,实现参保患者异地就医无感入院,出院时直接结算。临时外出就医人员43706人次,联网结算39331人次;省内异地职工生育人员305人次,联网结算238人次;省内异地参保大学生233人次,联网结算212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提升医保信息化水平,努力打通群众看病就医的“堵点”,推进医保经办全流程数字化服务,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扎实提升医保政务服务事项的网上可办率,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医保服务获得感和幸福感。
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环节
问:什么是“医保码”?与社会保障卡相比,“医保码”有什么优点?辽宁省以外的区域可以使用吗?
答:“医保码”,也叫“医保电子凭证”,是医疗保障部门推出的全国统一的医保电子身份标识。通过“医保码”,解决了参保人实体卡携带不便、挂失补办困难等问题,参保群众不需要携带实体卡就可以完成挂号就诊、医保结算、检查取药等相关医疗服务。
“医保码”与实体卡相比,有以下四个突出优点:
一是方便快捷。“医保码”不依托实体卡,参保人可通过国家医保 APP,或者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经由国家医保局认证授权的第三方渠道激活,在手机上展码使用,十分方便。
二是应用丰富。“医保码”广泛应用于医保查询、参保登记、就医购药、报销支付等医保各业务场景,一个“医保码”,可以办理所有的医保业务。
三是全国通用。“医保码”由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统一生成,标准全国统一,跨区域互认,参保人可以使用“医保码”在全国办理有关医保业务,可以说“一码在手,医保无忧”。
四是安全可靠。“医保码”通过实名和实人认证,采用国产加密算法,数据加密传输,动态二维码展示,确保了个人信息和医保基金使用安全。
问:医保“刷脸支付”的安全性如何?具有哪些优势?
答:目前,我们在定点医药机构所投放的医保刷脸终端,都是按照国家医保部门相关管理规范建设的,是通过调取公安部人脸数据库信息,再通过医保专用网络传输,与国家医保信息平台交互完成身份认证。平台内置了安全模块和监控模块,确保终端设备本身及业务运行的安全,实现医保部门对设备运行状态和运行风险的监控,可有效杜绝数据泄露和滥用风险,参保人员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医保“刷脸支付”与传统刷社保卡和刷医保码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高效便捷。医保“刷脸支付”是自助办理模式,参保人员免排队,能进一步缩短参保人就医购药时间,仅需几秒钟就可完成医保支付。
二是便利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医保“刷脸支付”是医保部门为适老化工作所采取了一个惠民措施。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未申领过“医保码”或实体卡丢失的参保人,均不会受到影响,可直接“刷脸”完成就医购药相关支付。
三是助力尚未办理身份证的未成年人。对于尚未办理身份证的未成年人,暂时不能使用人脸识别功能。但其监护人可以绑定“医保亲情账户”,通过亲情账户展示未成年人的“医保码”进行医保支付。
四是保证医保基金安全。医保“刷脸支付”通过经国家认证的设备,应用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能够精准识别参保人身份,防止冒名就医、盗刷、套刷医保卡等违法违规行为,保障了参保信息数据和医保基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