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攻坚之年情况总结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一年来,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锚定建设“两地四区一带”目标定位,集中力量开展“八大攻坚”,有力推动全区经济止跌企稳、稳步复苏、逐季向好。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高于全市0.4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3位,我们在三年行动首战告捷的基础上,又实现了攻坚之战连战连胜。
一是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全年开(复)工项目16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7个,推动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4%,高于全市2.1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3位。
二是消费市场持续升温。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15场,帮助全区74家限上商贸企业拓展市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1%,位居全市第1位。
三是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坚决落实“一产要稳住、二产要挺住、三产要发力”要求,全力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全区粮食播种面积7.15万亩,粮食产量达4.2万吨。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7户,总数突破100户,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6%、增加值增长4.5%。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8.8%。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75.2亿元,同比增长3%。
四是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实施一般社会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改革,审批时限由10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出台《老边区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实施方案》,完成38户国有企业架构整合,形成“5+3”国企新架构。全区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总数超2.8万户,有效期内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3家。
五是创新发展动能加快集聚。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7家、总数达到200家,申报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雏鹰瞪羚企业5家,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39亿元,实现落地科技成果转化13项。
六是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积极构建“大招商”格局,出台《2024年老边区招商引资任务分解及奖励办法》,印制《老边区产业链招商图谱》,设立驻上海招商办事处。全年先后赴上海、吉林、广州、山东等地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200多次,共签约项目84个,引进国内到位资金41.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5万美元。
七是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城镇、农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均当年完工。更新城市老旧管网16.98公里。全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质量明显提升,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5%以上。城市污水集中收集率达100%。完成农村公路维修改造16.7公里。农村垃圾收运处置设施实现51个行政村全覆盖。
八是民生保障持续发力。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857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979人。困难群众救助帮扶政策有效落实,累计发放各项津贴2155.28万元。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持续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6%。区人民医院急诊已经试运行。
二、2025年决胜之年计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我区今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为完成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坚定不移稳增长,推动经济实力实现新提高。二是坚定不移增动能,推动创新能力实现新跃升。三是坚定不移调结构,推动产业升级迈出新步伐。四是坚定不移谋发展,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五是坚定不移促协调,推动区域发展形成新格局。六是坚定不移优生态,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七是坚定不移强保障,推动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八是坚定不移护稳定,推动安全能力实现新提升。
问:2025年老边区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如何?有哪些代表性项目?
答:2025年,老边区计划开复工项目117个,总投资297.5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1亿元,增速达10%。一季度已开复工项目98个,完成投资21.2亿元,同比增长10.1%。在重点项目方面,我们重点推进金天马汽车核心零部件绿色智能制造项目,总投资5.5亿元,建成后将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兴新材料系列耐火制品建设项目总投资5亿元,将进一步提升我区新材料产业竞争力。此外,废弃物循环利用示范区项目总投资2.6亿元,助力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模式。目前,已有48个项目完成全部6项开工手续,办结率达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