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媒体界朋友、各位来宾:
大家好!
2025年作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战之年,更是核翼经开区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攻坚突破的关键一年。一季度我们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3910万元,同比完成零突破;进出口额预计完成380万,同比增长22.8%;引进国内到位资金预计完成2.1亿,同比完成零突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38.3万元;全口径税收预计完成38.3万元。这组数据虽然规模较小,但作为初创阶段的省级开发区,这是过去一年多的招商引资工作在今年体现出的工作成果,同时也是全年发展的基础和起点。今年,我们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就决战”的姿态,举全开发区之力,聚焦“三个争取”,全力打好决胜之战,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开好局、起好步。
一、锚定目标,以战略布局引领发展方向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以及全市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紧密围绕营口市“4+4”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我们一边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一边不断为经开区发展方向谋篇布局,结合我们阶段招商引资成果,确立了以发展食品饮品加工业为突破口,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今年3月7日,李军市长在核翼经开区调研考察之后,更是对这个产业方向给予了肯定,明确我们要锚定食品深加工这一产业深耕细挖、不断壮大。
二、精准发力,以项目建设推动筑基固本
(一)聚焦产业招商,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我们紧扣营口市“4个千亿级和4个三百亿产业集群” 的发展方向,精心谋划包装项目30个。一季度经开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商务活动8次,目前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项目8个。其中重点推进总投资6.5亿元的绿色粮仓项目一期已复工建设;总投资1亿元的菱云凯尔特(营口)精酿啤酒项目已签约,预计近期开工建设;华仁药业医疗包材项目、羊肚菌营养保健品加工项目和年产7万吨冷冻食品及食品生物原料数字化产业综合体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这些项目将为我经开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强化项目服务保障,加速项目落地见效
为了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我们建立了覆盖企业从创立到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成立项目服务专班,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其中,总投资6.5亿元的绿色智慧粮仓项目从签约到落地仅用时不到8个月,创造了项目建设的“核翼速度”,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一季度顺利复工,项目二期也在同步推进,已完成工程设计招标,正在进行初步设计,后续将进行工程招标和办理开工手续,争取2025年10月前开工建设;我们重点推进的另一个项目是总投资1亿元的菱云凯尔特(营口)年产2万吨精酿啤酒项目,我们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探索营口市首例以“先租后让” 方式供应工业用地,切实帮助企业降低用地成本,取得企业的信任达成合作,项目预计近期开工建设。
三、深化改革,以创新驱动激发发展活力
(一)推进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发展潜能
作为初创阶段省级经开区,虽然我们体量小、底子薄,但我们经开区没有发展包袱,适合通过大胆体制创新激发活力。今年我们将在体制机制方面创新发力,即将在全省首创地方政府与经济开发区的“联动保障机制”,充分统筹共享地方政府工作资源进行联动互动、共享共赢。同时我们也将在人员管理使用、“管委会 + 公司”等方面大胆创新,让改革促发展。
(二)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水平
我们始终秉持“店小二”式的服务理念,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了“企业服务日”制度,定期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我们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确保项目手续在最短时间内办结。
2025年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核翼经开区将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
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环节:
问:您好,我关注到有一个项目为总投资1亿元的菱云凯尔特(营口)年产2万吨精酿啤酒项目,是采用了“先租后让”方式供应工业用地,并且是辽宁省首例,请问这个供地方式有什么好处,对企业发展有什么帮助吗?
答:营口市工业用地“先租后让”“弹性年限出让”的方式是目前国家和省市比较倡导的灵活用地模式,主要目的是为企业提供显著的灵活性和成本优势,具体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
一、降低初始投资压力,优化资金配置
传统工业用地出让模式下,企业需一次性支付全部土地出让金(如营口市 2025 年工业用地挂牌起始价为 288 元 / 平方米,按50年计算每亩约19.2万元),这对中小企业或初创企业构成较大资金压力。而“先租后让”模式允许企业以较低租金租赁土地,例如租赁 5 年的总租金可能大概为出让总价的10%,大幅降低初期资金占用。企业可将节省的资金投入技术研发、设备升级等核心环节,提升竞争力。
二、增强经营灵活性,降低长期风险
“弹性年限出让”允许企业根据项目周期选择土地使用年限(如 10 年、20 年或 30 年),而非传统的 50 年固定期限。例如,短期项目可选择10年出让,长期项目则可分阶段延长年限。这种模式避免了企业因市场波动或战略调整导致的土地闲置风险。若企业经营不善,租赁期结束后可选择不续租,避免长期持有低效资产的负担。
三、衔接产业升级需求,支持企业动态调整
对于技术迭代快、业务模式灵活的企业,“先租后让” 提供了“试错”空间。企业可在租赁期内验证项目可行性,若市场前景良好,再通过补缴出让金转为长期用地;若项目失败,可及时退出,减少沉没成本。此外,弹性年限政策允许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调整用地规模,例如扩大产能时申请延长年限,收缩业务时缩减用地,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营口核翼经济开发区有效使用“先租后让”“弹性年限”等创新机制,从降低成本、增强灵活性、提升效率、适配产业升级和优化服务几个方面为企业赋能。这一政策不仅符合国家“集约用地”导向,也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企业可结合自身需求,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