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就全市行政复议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进行发布。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司法局紧紧围绕服务和保障我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高效办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依法规范涉企执法行为,为我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保障。全市各级行政复议机构,依法办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97件,直接纠正涉及企业合法权益的不当行政行为24件,纠错率达25%,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0余亿元。营口市创新“复议+调解”模式推动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入选省委政法委法治化营商环境“五个一批”创建活动阶段性成果,在全省首创行政复议服务点和一站式涉企行政争议调解中心被省厅在全省通报推广,在全省首创申诉求决类信访事项导入行政复议程序工作办法,受到省司法厅充分肯定。
第一,优化涉企行政复议申请渠道。围绕让企业申请行政复议少跑腿、快受理,全面提升行政复议可感度,持续降低企业参与行政复议的成本。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延伸助企利企服务。在全省成立首家集行政复议法宣传、转送复议申请、上门调解功能为一体的行政复议服务点,推进民营企业申请行政复议就近能办、少跑多办,打造企业“家门口”的行政复议新模式。省司法厅领导亲临辽宁省自贸区营口片区行政复议服务点调研指导,并对服务点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同时,在商会、协会和民营企业比较集中的开发区或者园区,增设行政复议服务点9个,采取专人和专用场所的方式实体化运营,代为接收并初步审查行政复议申请。去年以来,利用全市10个行政复议服务点,召开企业家座谈会8次,开展现场调查5次,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40余次。另一方面,全域受理涉企案件。持续推行涉民营企业行政复议案件跨区域流转,对符合行政复议受理条件但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涉民营企业行政复议申请,由收到申请的行政复议机构转送,实现涉民营企业行政复议案件“全城通办、全域受案”。
第二,创新行政复议服务企业制度机制。坚持发挥行政复议在化解涉企行政争议方面的制度优势,积极出台务实举措,并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制度效能,高质量办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重点抓了三个层面工作。一是高标准制定惠企制度。在全省首创《营口市行政复议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三跨三全程”工作办法(试行)》等4项工作制度,广泛吸纳和化解涉及民营企业的行政争议,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行政复议服务。开通涉企行政复议案件“绿色通道”,对主要材料符合受理条件、其他材料不齐全的案件实行“容缺受理、一次性告知、事后补正”,构建涉企复议案件“流程优化制”,优先立案审查,依法快速受理。二是整合各类行政资源。联合市发改委、市工商联、市法院、市检察院、营口仲裁委员会及相关政府部门,成立全省首家一站式涉企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建立行政复议与调解、行政裁决、诉讼、仲裁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行政争议一站式化解机制。加大对政务失信的监督力度,认真办理行政协议、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类涉企行政复议案件,认定的行政机关拖欠账款、随意改变行政承诺等失信行为将被记入相关主体信用记录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协同化解涉企行政争议工作。三是高质量办理涉企案件。严格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坚持审理涉企案件“五个百分百”,即坚持涉企案件听取当事人意见率100%,坚持涉企案件调解征求意见率100%,坚持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或者专业技术性较强的重大疑难复杂行政复议案件专家咨询率100%,坚持涉企复议决定后释法答疑率100%,坚持涉企行政复议文书履行率100%,提升涉企案件审理的公正度、权威性,有效化解涉企行政争议。
第三,加大对涉企行政执法的监督力度。加强对涉企行政执法的监督,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扎实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主要做了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坚持个案监督和类案规范并重,建立纠错案件信息通报机制,针对被纠错案件较多的政府部门,定期推送纠错案件台账,促进行政机关规范自身行为。去年以来,共计向相关部门通报涉企行政复议的纠错案件12件。同时,积极运用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上门开展相关执法培训等方式,促进源头预防和整体规范。去年以来,共下发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及建议函10余件,组织行政复议法等学习培训30余次,累计培训400余人次。二是,注重加强与纪检监察、行政执法监督的协作配合,在全省率先印发《行政复议机构与纪检监察机关的沟通协作机制》,及时将办理涉企案件中发现的相关问题线索移送同级纪检监察机关,并进一步健全行政复议决定书、行政复议意见书履行情况的反馈机制,推动行政机关增强依法行政意识。
答记者问环节:
问:刚才,通过 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市司法局在全省首创行政复议服务点,受到省司法厅高度肯定,请简单介绍一下服务点情况,以及如何发挥作用的?( 回答)
答: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去年6月18日,全省首家行政复议服务点在自贸区营口片区揭牌成立。服务点建筑面积近100平米,设置前台、接待区、涉企行政争议调解中心,集行政复议法宣传、转送复议申请、上门调解功能为一体。
我们成立行政复议服务点的背景,就是新复议法实施,扩大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行政复议案件量大幅增长。去年,市政府行政复议机构接收行政复议申请300件,案件量同比2023年增长72.5%,是同期一审行政诉讼案件的1.7倍。根据这一情况,我们把行政复议服务点设到企业家门口,给企业提供就近咨询平台,方便企业申请行政复议。同时,我们在服务点设置常驻联络员,负责行政复议事项的咨询、宣传,申请材料的初审、转送,参与服务点辖区企业行政复议案件调解。我们根据不同的案件类型,指导企业提供不同的申请行政复议材料。服务点还通过设立“申请行政复议指南”服务牌,提供行政复议法法条读本、服务点宣传册、行政复议专递,更快捷更好的满足企业行政复议需求。
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实施后,为了更有效地发挥行政复议服务民营企业的制度优势,我们积极推进全省首家一站式涉企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建设。在受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的同时,跨前一步,对于有需要的企业,主动帮助对接调解、行政诉讼、仲裁,并邀请法院、检察院、仲裁委员会等部门参与,做实行政复议案前、案中调解,实现涉企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一站式服务。
问:去年以来,市司法局在行政复议服务民营企业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下一步,市司法局在推进行政复议工作深入发展,更好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上有何打算?
答: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全市行政复议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行政复议工作对照人民群众的期待,对照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就做好下一步行政复议工作,我们重点要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行政复议法学习宣传。要紧紧抓住“关键少数”,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学习行政复议法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将行政复议法纳入各部门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等方式,使各级领导干部成为熟知善用行政复议的行家里手。同时,要与人民法院举办府院“同堂培训”等活动,加强执法人员学习培训,提升执法人员能力水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二是强化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能力。要加强行政复议服务点建设,深度延伸和对接行政复议服务,并根据办案需要开展行政复议调解,广泛吸纳和化解涉企行政争议。要持续推进一站式涉企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建设,加强与辖区管辖法院,市检察院、人民调解、仲裁等部门联动,推动行政复议实质性化解效能向案前和案后充分延伸,积极探索建立涉企案件“案前化解、案中协调、案后答疑”的纠纷实质性化解全覆盖机制。要建立行政复议与人民调解的衔接制度,选聘优秀人民调解员广泛参与行政复议调解和解程序,积极探索多元科学有效的行政争议解决机制,有效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
三是强化行政复议基础保障工作。要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岗位练兵等各类活动,推进行政复议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确保各类行政复议案件“接得住、办得好”。要加强基础保障,按照行政复议案件增长情况和办案场所、装备配备需求,进一步加大人员配备、场所建设、办案经费等方面的保障力度。
四是强化监督行政复议决定履行。要认真梳理排查本地区至今未履行行政复议决定情况,制定工作台账,强化销号督办力度,监督行政复议决定履行,依法维护行政复议的权威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