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营口市2024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完成情况

发布时间:2025-08-13

【字号:

分享:

营口市审计局

受市政府委托,7月30日,审计局局长刘金媛向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作《市政府关于2024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2024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各项要求,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民生底线兜牢兜实,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报告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内容:

一、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市本级决算草案反映,2024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72.47亿元,总支出172.47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20.64亿元,总支出15.61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2.87亿元,总支出0.03亿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收入58.35亿元,总支出56.19亿元。

决算草案编制总体符合预算法及相关规定,较好地反映了预算执行结果。主要揭示了:一是预算管理不够科学和精细。部分资金年初预算安排未细化到具体地区、单位或项目。如: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涉及预算金额1660万元。二是预算管理不严格。如:代编预算下达晚,3项资金预算安排4583.52万元,未在6月30日以前下达;对预算单位监管不到位,个别单位仍存在年底突击花钱现象;个别项目绩效目标设置不科学,无法量化考核。三是部分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保障作用发挥不充分。如:3个县区滞拨就业补助资金5053.94万元,滞拨创业担保贴息资金1472.31万元,滞拨特殊教育补助资金297.4万元。四是政府债券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如:1个街道办事处以动迁服务费名义挤占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债券资金150万元,用于经常性支出。五是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部分“两重”(即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项目建设缓慢。4个项目因前期准备不充分未开工建设,虚报工程进度。

二、市本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部门预算执行方面,2024年,重点审计的6个部门共收到财政预算拨款18352.36万元。结果表明,部门预算管理规范性有所提高,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主要揭示了:预决算编制不准确、预算约束意识还需加强、个别单位存量财政资金未及时上缴、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三、县区和乡镇财政收支审计情况

一是县区财政收支方面,对6个县区2024年财政收支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主要揭示了:一是组织财政收入不够有力,历史欠费清缴不到位。2个县区应收未收海域使用金4296.06万元。二是扩大“三保”资金支出保障范围。3个县区存在将非“三保”支出、“三保”外刚性支出标注“三保”标识纳入“三保”预算的情况,涉及资金1955.28万元。三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不完善。32家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企业未纳入国有企业名录管理。四是财政管理体制运行不规范。3个县区71个政府采购项目未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涉及采购金额12154.69万元。

二是乡镇财政收支方面,对10个乡镇2022年至2024年财政收支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结果表明,乡镇财政部门全力克服收支矛盾,兜牢兜实“三保”底线,确保财政平稳运行。主要揭示了:应缴未缴非税收入、扩大开支范围报销费用、未按规定用途使用壮大村集体专项资金、工程项目和服务未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程序以及管理不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

四、重点民生资金和重大项目审计情况

一是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管理使用审计,对全市2022年至2024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主要揭示了:未及时足额征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残疾人待遇保障政策落实存在漏洞等问题。二是“十四五”期间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审计,对“十四五”期间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主要揭示了:投标施工企业围标串标、施工单位违法分包承揽的工程、工程竣工验收不及时、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三是城市燃气管网改造工程审计,对全市2022年至2024年建设的15个燃气管网及设施改造项目进行了审计,主要揭示了:项目施工单位未按设计图纸施工、项目施工单位违法分包承揽的工程、项目投标施工企业围标串标、项目建设进展缓慢、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五、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情况

一是企业国有资产方面,对2个国有融资担保企业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了审计,主要揭示了:企业不良资产占比过高、可执行变现有效抵押资产较少、已接收抵债资产管理不当、多计收入、少计费用、风险管控薄弱等问题。二是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方面,在财政收支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重点关注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使用情况,主要揭示了:市本级和3个县区部分房屋长期闲置尚未盘活;资产账实不符;国有资产未经审批出租出借;资产被无偿占用;存量交通、水利基础设施资产盘点清查不彻底,111个已完工项目未计入资产管理等问题。

六、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组织对10个市属部门单位共12名领导干部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结果表明,被审计的领导干部能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市委工作要求,积极推动所辖地区经济发展和部门单位事业发展。主要揭示了:一是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如,保障性住房管理不完善,退出机制落实不到位,部分已不符合保障条件对象未及时清退;拖欠设备运营服务费100.98万元,涉海渔船北斗船载终端设备运营存在停用隐患。二是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不规范,有的单位项目未批先建;有的单位资金监管不到位,如,应收未收保障性住房租金645.3万元。

针对以上问题,审计机关提出四点审计意见:

(一)强化财政收支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高预算编制的精准度和科学性,强化支出预算执行约束,严禁超标准超范围支出和无预算支出等行为。加强转移支付资金和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地。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加大历史欠费征缴力度,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加强“三保”支出管控,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二)加大资产盘活力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坚持分类盘活、妥善处置,统筹推进行政事业性资产跨部门、跨地区共享共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规范资产出租出借行为,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高效利用。全面盘查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存量资产,有效盘活低效闲置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加强国有融资担保风险管控,加大代偿资金清收力度,减少政府资金损失。

(三)规范债券资金使用,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加强专项债券项目“借、用、管、还”管理,严禁挤占、挪用债券资金,充分发挥债券资金使用效益。统筹用好化债支持政策,妥善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防新增债务风险。优先置换到期时间紧、利息成本高的存量债务,实现对隐性债务精准置换。摸清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底数,加大清理力度,加快清欠进度。

(四)加强部门协同配合,提升审计整改效能。夯实“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优化整改跟踪检查工作机制,强化审计查出问题的闭环管理。加强部门工作协同和职能配合,推动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促进标本兼治。压紧压实相关主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整改责任,促进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管理绩效,防止屡审屡犯、反弹回潮。

以上是2024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完成情况。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就审计有关问题与我们互动交流,由财政审计科韩扬科长为大家一一解答。


    答记者问环节:

问:审计机关在市本级预算执行及财政收支审计中采取了哪些审计效果显著的方式方法,取得了哪些成果?

答:2024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和情况是审计机关一年的工作成果。在市本级预算执行、部门预算执行、市县财政收支等审计工作中开展大数据审计,调集计算机能力强的审计人员,组成数据分析团队,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筛选出一批有价值的问题疑点,并对疑点进行延伸审计、精准施策,审计工作效率成倍增长,查出问题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同时,在市县财政收支审计工作中创新审计工作组织方式,由单位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带队到审计一线开展工作,各组定期开展业务调度会,汇报工作进展,明确审计方向和重点内容,各小组互相借鉴,挖掘共性问题,使得审计工作进度和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此次财政收支审计市县两级审计机关上下联动,形成“市县一盘棋”的审计格局,共享审计成果。

在一年的审计工作中,审计机关全面把握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揭示风险隐患、推动反腐治乱等方面新任务新要求,紧扣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目标任务,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审计主责主业,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报送了5篇审计专报,市主要领导对审计上报的情况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县(市)区及相关单位对审计查出问题高度重视,按整改时限不折不扣完成整改,并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各地区各部门均认真落实市领导批示精神,根据我局提出的具体整改要求和审计建议目前正在逐条逐项整改销号,后续我局将持续跟踪整改情况,确保相关单位切实承担起整改责任,持续发力推动问题解决。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