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我市秋收进展、粮食生产和收购、秋收期间气象服务等情况相关情况

发布时间:2025-10-20

【字号:

分享: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陈勇

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市农业农村局,向长期关注支持“三农”工作的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秋粮生产作为重中之重。从农情调度看,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增加、高产玉米作物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已经形成,今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在具体工作中,市农业农村局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推进。

一是党政同责高位推动,聚力扶持促增产。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五级书记抓粮食安全,制定《2025年营口市全力抓好粮食生产行动方案》,将播种面积落实到田到户,全市秋粮播种面积完成139.87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指标任务。深入落实产粮大县奖补、生产者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同时严格粮食生产考核,发挥“指挥棒”作用,进一步调动基层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二是“五良”融合配套发力,挖掘潜力促增产。全面落实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增产措施。在农田方面,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8.2万亩,约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75%,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以耕地质量提升保障粮食安全;在良种方面,今年大力推广中科发5号、稻源香久、营春粳6号、臻营佳99等优质水稻新品种,优质稻播种面积达30万亩,占比达到48.9%,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100%;在良法方面,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高产高效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累计206.7万亩次,今年增加0.4万亩次,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专家指导转化为田间产量、典型示范转化为大田产量,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在良机方面,春耕期间,投入拖拉机、高性能播种机等先进农机具超200台(套),尤其今年,投入智能化无人驾驶插秧机500台,首次开启无人驾驶插播模式,春耕跑出了“科技加速度”;在良制方面,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截至目前,全市家庭承包耕地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24.9万亩,其中流转入农户18.2万亩,流转入家庭农场3.18万亩,流转入合作社2.44万亩,培育家庭农场8164户,农民合作社2349个,通过规模化经营,带动小农户,有力地促进了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

三是多措并举防灾减灾,降损达效促增产。减损就是增产,今年,我局坚持农业生产全过程防灾减灾,提前制定农业防灾减灾预案,细化防灾减灾关键措施,与气象等部门形成联系会商机制,发布《气象与农情专报》23期、灾害天气预警提示90余次,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科学用药面积累计27.8万亩,今年完成2万亩,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损失,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四是创新综合管理模式,示范带动促增产。创新发展理念,打造智慧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区,形成“稻蟹、稻虾、稻鳅绿色-循环-立体化”种养殖模式,在实施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基础上,植入价格保险强化风险管控,利用科技手段积极探索搭建数字化销售平台,促进农户与大型商超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增加销售渠道。综合打造“金融+保险+科技”联合助农模式,破解资金短缺、种养风险、技术瓶颈等难题,让传统农业焕发“智慧活力”。目前,示范区喜获成功,形成了“稻香蟹肥虾跃”的丰收盛景。

五是加强专家技术指导,精准服务促增产。从备耕生产开始,我局整合种植、农机、植保、土肥等专家力量,成立粮食安全保障工作专班,统筹推进粮食安全工作,下沉一线指导生产百余次,特别是在粮食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利用新媒体平台组织专家录制技术指导视频,现场演示田间管理关键措施和技术要点,并通过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媒介推送至市县乡村和生产主体,促进了粮食生产标准的提升,为大面积提高单产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

目前,已进入秋收关键阶段,秋收面积92.85万亩,进度达66.39%。下一步,我们将在合理安排秋收作业上下功夫,确保粮食作物在最佳时期收获;在机收减损上下功夫,确保“颗粒归仓”;在技术指导服务上下功夫,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5亿斤以上。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的关注与支持,我就介绍这些。



答记者问环节:

​问:今年秋收以来气象条件如何?现在至秋收结束期间的天气情况如何?

营口市气象局副局长 宁仕涌

答: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大家好!感谢大家对气象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下面,我代表营口市气象局介绍一下秋收以来的天气情况以及未来的天气预报。

​​自9月20日秋粮集中收获以来,我市气象条件总体利于秋粮收获,但降水偏多对部分地区玉米机收有一定影响。具体表现为:一是气温显著偏高,积温充足。9月20日至10月上旬,全市平均气温达18.8℃,较常年同期偏高2.8℃,较去年偏高4.0℃。充足的热量条件加速了粮食作物干物质积累,增加干粒重,利于产量形成和籽粒成熟。二是降水偏多但未造成灾害。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降水量43.9毫米,较常年偏多3成,出现3-4次小雨过程,对部分地区机械收割造成间歇性影响,但整体收获进度未受明显延误。综合来看,气象条件对秋收工作利大于弊,气温偏高加速了作物成熟,降水未形成持续性灾害天气,为粮食丰收和收获仓储提供了保障。

根据最新预报:预计从今天(17日)到10月底,全市降水偏少,平均气温偏低。今天(17日)我市有小雨,至10月底还将有1次降水过程,整体降水偏少1成。预计18日早晨气温较低,部分地区将出现霜,初霜日较常年偏晚4天;18-20日全区气温持续偏低,最高气温9℃左右,最低气温-1℃左右;20日早晨山区可能出现霜冻,21日以后气温回升,最低气温将回升至2℃以上。这样的天气条件对粮食收获和存储还是比较有利的。

问:今年秋收期间,秋收气象服务的具体举措有哪些?

答:秋收开始后,气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自9月中旬启动秋收气象服务保障机制,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精准预警,当好农事决策“前哨”。与农业农村局、粮食局建立会商机制,截至目前联合发布《秋收气象服务专报》5期、《气象与农情专报》20余期,动态更新天气影响提示及农事建议。针对9月下旬降水、10月上中旬降温等关键天气,提前72小时发布预警信息90余次,为农户科学安排收割、晾晒提供决策依据。

二是靶向服务,赋能农业生产第一线。组织服务团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秋收,同时通过微信、短信、电子屏、农村应急广播等渠道发布预报预警和寒潮、大风预警信息,点对点服务覆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00余户和农机手136名,现场指导30余次。

三是全程护航,筑牢丰产丰收“防线”。聚焦后期秋收工作及粮食仓储,气象局将加密服务频次,进一步强化秋收气象服务保障,重点针对17-20日霜冻风险联合农业部门开展专项服务。同时将延伸服务链条,保障粮食仓储安全,与粮食局深入开展仓储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营口市气象局将继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紧盯天气变化,深化部门联动,为保障粮食安全、守护营口“粮袋子”贡献气象力量。


问:刚刚农业农村领导已介绍,当前我市粮食收获进入尾声,对于即将开始的粮食收购旺季,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做了哪些工作?

市发改委副主任(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  庄昕也

答:好的,感谢记者同志的提问!

随着收获逐步进入尾声,我市迎来了粮食收购旺季。为全面做好我市2025年秋粮收购工作,市发改委联合农业农村、农发行等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细化措施安排,为保障秋粮收购市场平稳有序奠定基础。前期,我市组织开展秋粮收购调研,通过走访各产粮乡镇、粮食企业,了解我市2025年秋粮收购准备情况。经了解,2025年全市粮食收购备案企业250余家,准备收购仓容42.28亿斤,现有仓容充分满足市场需求。2025年市农发行为秋粮收购企业筹措资金15亿元,其中中储粮各直属库秋粮收购准备资金5亿元,为市场化收购企业提前授信10亿元,做到了“钱等粮”。其次,为确保收购粮食质量安全,从源头把控入库粮食质量,我市开展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对重点区域、主流粮食品种进行监测,为盖州、大石桥两市下达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原粮卫生监测等计划任务数125批次,其中稻谷样品70批次、玉米样品55批次。风险监测工作全程通过“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信息系统”开展,实现秋粮扦样、检测数据的实时上传与智能分析,确保监测信息的及时准确性、质量可追溯性。当前扦样工作已进入尾声,预计11月中旬完成样品检验检测工作。此外,我们结合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向社会群众、涉粮企业发放《粮食安全保障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12325举报热线等宣传手册和海报,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充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提高重农抓粮积极性,保障粮食市场稳定。

问:维护粮食收购市场秩序,下一步将采取哪些举措?

答:抓好秋粮收购工作,是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强化粮食市场调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重要举措。为全面做好我市秋粮收购工作,维护粮食市场秩序,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发改委将联合财政、交通、农业农村、市场监管、金融等部门做好秋粮收购统筹部署工作,加强日常监管和行业指导,坚决构建各部门分兵把口、各司其职的全覆盖无遗漏监管格局。积极维护秋粮收购秩序,坚决打击非法收购、短斤缺两、压级压价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是强化市场监测预警。密切关注辖区内秋粮收购进度。经国务院批准,2025年国家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2025年生产的粳稻最低收购价为1.31元/斤。我委将加大粮食市场监测力度,在收购高峰期实行秋粮收购进度五日报、粮食价格周报、粮食流通月报等,及时发布收购进度、价格讯息。对出现收粮进度异常地区及时了解干预,掌握市场粮食价格动向,及时了解农民销售心理,引导农民错峰卖粮和辖区内相关企业入市收购,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

三是持续优化为农服务。指导企业优化收购现场服务,督促收购库点在醒目位置公示收购品种、质量要求和价格标准,确保及时给付售粮款,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提倡企业优化收购流程、采取预约收购方式,必要时早开门晚收秤,让售粮农民少排队、快售粮。同时联合教育、农业农村、妇联等部门开展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聚焦粮食全链条各环节,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稳定市场预期,为秋粮收购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努力营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